县域唱主角再造新肇庆

北京治白癜风去哪家医院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肇庆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一体推进富县强镇兴村,推动肇庆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着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梁亮摄

自省委提出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来,肇庆率先成立“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及办公室,出台落实“百千万工程”的《意见》《工作方案》和《三年行动计划》,先行先试启动“两工两农”4个示范乡镇建设,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着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实现良好开局。

当前,全市上下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锚定“再造一个新肇庆”建设目标,不断激活内生动力,聚焦“生态”“经济”“生活”三个关键点,细化部署“九大行动”。

肇庆正构建县域“雁阵”发展格局,开展镇委书记打擂台,探索村级跨区域交流结对,一体推进富县强镇兴村,推动肇庆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着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

撰文:王焌鑫吴帆卢逸轩

奋力落实施工图

“九大行动”振兴县域经济

“百千万工程”是肇庆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一体推进富县强镇兴村的重大战略机遇,是肇庆市解决内外双重不平衡不协调突出矛盾的关键一招。

今年以来,肇庆及时研究制定肇庆市落实《意见》《工作方案》《三年行动计划》,出台配套支持政策文件份,稳步推进项年度重点工作。

“百千万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三年行动计划》具体明确了实施县域经济创先进位消薄行动、县域基础设施建设行动、县城提质升级行动、县域公共服务城乡融合均等化行动、县镇村绿美生态建设行动、乡镇强专特分类创建行动、乡村产业振兴行动、乡村建设行动、县域乡村治理和改革深化行动九项行动,做实“百千万工程”,做强肇庆县镇村。

九项行动中,振兴县域经济成为核心。肇庆实施县域经济创先进位消薄行动,加快县域产业集群化特色化发展,大力实施“强链”“融湾”行动,分类实施金属加工、陶瓷、食品饮料、玉器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专项行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电子信息等产业,以产业促县域经济提质增效。

有了“经济”还要有“生活”。产城融合、职住平衡才能落稳项目、留住人才,县域经济才能有旺盛的生命力。肇庆从设施建设、生活环境、社会保障等方面入手,实施县域基础设施建设行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县城提质升级行动,打造县城宜居宜业环境;实施县域公共服务城乡融合均等化行动,推动城乡教育、医疗卫生等资源优质均衡发展。

绿色始终是肇庆最鲜明的底色和特色。肇庆将实施县镇村绿美生态建设行动列入“百千万工程”九大行动,推动绿美肇庆生态建设“六大行动”在县域落地。

实施“百千万工程”,是县域加快发展必须抓住的难得机遇,是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抓手,将为县域发展撬动巨大发展空间。肇庆市绘制“施工图”“任务书”,明确了县域“唱主角”“抓落实”,到年肇庆县域人口经济承载能力和综合实力将进一步得到增强。

剖析发展路线

镇委书记打擂台激发百镇斗志

乡镇是连接城市与农村的节点和纽带,发挥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今年以来,肇庆先行启动金利镇、大沙镇、下帅民族乡与沙浦镇“两工两农”示范乡镇建设,并按照工业示范镇、农业特色镇、商贸现代镇、文旅特色镇等划分,甄选出18个镇和个村开展示范创建。

如何调动这些镇域发展积极性,推动“百千万工程”开花结果?

今年3月,肇庆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肇庆分社联合推出肇庆高质量发展·镇域行——镇委书记打擂台栏目。

报道组深入走访端州区城东街道、鼎湖区永安镇、高要区金渡镇、四会市罗源镇、广宁县潭布镇、德庆县永丰镇、封开县大洲镇、怀集县冷坑镇共八个镇街一线,与镇街“一把手”、企业家和专家学者们共话发展新思路、新举措、新作为,观察其在比学赶超中取得的成就、发生的变革。

回顾两个月的调研历程,报道组发现八个镇域各有特色。作为县域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镇域发展模型,它们充分展现了肇庆镇域经济发展活力,对肇庆全面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起到重要的启示、探索与推动作用。

工业示范镇做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纷纷孵化培育新的支撑点;农业特色镇立足当地“土特产”,发展现代化农业;商贸现代镇推动“商旅创”,打造城市经济;文旅特色镇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推动“美丽乡村”转化为“美丽经济”。

10月,肇庆高质量发展·镇域行——镇委书记打擂台第二季即将再次启动,比学赶超再次打响,观察之旅再次启程,报道组将剖析更多镇域发展思路,提炼更多共性问题矛盾,总结更多可复制经验做法,供更多镇域思考。

创新促振兴

一系列新举措建设新乡村

寒露时节,群山环抱着的肇庆市怀集县蓝钟镇古城村里一片宁静,浓厚的云雾在苍翠的山林之中氤氲,公路两旁的田地里传来扑鼻的稻香。

一路来到古城村委会,一眼便能望见外墙上悬挂着格外醒目的“紫南古城一家亲”横幅标语。眼下,“百千万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开展,古城村和紫南村,两个跨区域行政村之间结对发展,其探索和示范意义引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80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