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要区把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作为全区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以工业化理念发展现代农业,倾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肇庆高要)预制菜产业园,引领全区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高要城区。高要区融媒体中心记者陈彦成摄
高要区坚持夯产业发展之基,
走质量兴农之路,
素有“中国罗氏沼虾之乡”、
“中国罗非鱼之乡”、“中国肉桂基地”、
“全国基层农机推广示范县”等美誉。
充分发挥地域资源优势,农业招商做到招大引强。成功引进水产综合交易中心项目、华红集团生猪屠宰加工项目、猫爪谷生态基地项目等一批现代农业项目。
主导产业发展基础扎实,实现粮食安全和稳产保供。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6.22万亩,产量23.78万吨。蔬菜种植面积51.7万亩,产量.74万吨,长年保持上市的蔬菜品种43个。
三产融合发展取得突破,特色产业实现“接二连三”。生猪存栏30.47万头、出栏78.83万头,引进华红集团等全链条企业3家。南药种植面积57.67万亩,总产量15.18万吨。转型养殖高效益水产品种,罗氏沼虾养殖产量和产值占全省65%以上,形成了以饲料生产、种苗引进配送、病害防治技术服务、专业劳务服务、养殖销售于一体的社会化服务产业链。
▲罗氏沼虾养殖基地。高要区融媒体中心记者黄绮雯摄
发展预制菜产业是促进现代农业
与食品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载体,
也是肇庆加快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
和“中央厨房”的重要举措。
高要区举全区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肇庆高要)预制菜产业园建设,高标准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预制菜“第一园”。目前,粤港澳大湾区(肇庆高要)预制菜产业园已录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储备库。
粤港澳大湾区(肇庆高要)预制菜RCEP数字谷(预制菜产业园综合服务中心)已动工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肇庆)水产品暨预制菜原材料综合交易中心即将正式运营。
在产业园招商引资方面,高要区建立了预制菜产业项目库,瞄准龙头企业、优质企业靶向招商,已有投资意向的企业有30多家,包括恒兴集团、厦门建发等行业内知名企业。
▲高要区预制菜企业生产车间。图源:中业水产
高要区依托基础设施和园区建设,
推动农业产业规模化、
集群化发展。
投资2亿元建成南药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推进实施“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53个,成功认定白土镇罗氏沼虾、水南镇蜂蜜、活道镇剑花和南岸街道鸡蛋等5个省级专业镇,45个省级专业村,2个市级示范项目,乐城仙人坑山坑菜、金渡镇水口桃花、河台黄金菊、禄步白土二油菜花基地成为网红打卡点。
▲水南镇蜂蜜养殖基地。高要区融媒体中心记者陈彦成摄
高要区依托龙头企业和产业基地,
抓好农业产业化经营
和农业标准化生产。
目前拥有省级农业重点龙头企业10家、市级农业重点龙头企业1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家,拥有省级“菜篮子”基地5家、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2家、市级“菜篮子”基地18家,先后建成亩以上规模种养殖基地个。
▲乐城镇山坑菜种植基地。高要区融媒体中心记者陈彦成摄
高要区依托区域特色和产业特色,
推动农业品牌化发展,
擦亮高要“渔米枝香”品牌形象。
共有广东省名牌产品和“粤字号”农业品牌16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5个。
“高要罗氏沼虾”入选“粤字号”县域名特优新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百强,品牌价值7.6亿元。
高要巴戟天、高要佛手、高要麦溪鲤、高要麦溪鲩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高要肉桂、高要粉葛、高要大米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产于大湾镇的麦溪鲩。高要区融媒体中心记者赖家乐摄
接下来,高要区将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省、市关于“三农”工作的部署,加快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特别是大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肇庆高要)预制菜产业园建设,努力实现从农业大区向农业强区的转变,全力当好向东看向东赶和加快产业振兴、全面发展的排头兵。
来源:高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