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如回到宋朝,
你觉得自己和宋朝的肇庆人能顺畅地聊天吗?
毕竟,当听到“清平乐”,
我们中的很多人只会想起热播的电视剧,
宋朝的肇庆人最多也只能想起曲调词牌。
大家都不在一个频道,这天还能好好聊吗?
那么,现代肇庆人和宋朝肇庆人对事物的
认识偏差究竟能有多大?
“一齐雷睇睇”。
01听到“肇庆”
宋朝
全国一线城市
我们端州曾是宋徽宗的封地,后来被他改名为“肇庆府”,说是“吉祥美好从这里开始”的意思,还亲笔御书了牌匾。要知道年时,全国有个州,却只有14个府,所以说,我们肇庆府算是妥妥的一线城市。
粤港澳大湾区主体城市
我们肇庆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面积最大的主体城市,不仅被誉为是最美生态绿洲,还是连接大西南的枢纽门户城市。越来越多像正威国际集团、湾区西部华侨城这样的大项目相继落户,人们都说肇庆的发展潜力无限~
现代
△图源端州发布02
听到“交通”
宋朝
西江水运发达
宋康定元年(),为了好好利用西江这条黄金水道,我们的包青天包大人将原来在城东的端州水驿(现二塔渡口所位置)搬到了城西并改名为崧台驿,还加建了临江码头,搞得西江那一带每天都人来人往的,那叫一个热闹。
高铁、公路四通八达
早上起来想中午到香港吃个茶餐厅;下午临时起意想晚上到广州看场演唱会......这些说走就走的旅行,现在在肇庆都能轻松get!广佛肇城际列车、肇庆直达香港高铁相继开通;东进大道主线全程无红绿灯,端州、鼎湖、肇庆新区畅行无阻;广佛肇一、二期计划于年年底前建成通车......我们现在的交通那可谓四通八达,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现代
03听到“种菜”
宋朝
首创桑基鱼塘模式
种菜得先有地,但肇庆东南板块却是冲积平原,一到夏天发大水就淹。这时,我们的“救星”状元陈尧叟现身了!他带我们修筑榄江堤、长利堤等,把千里沃野开发成农田鱼塘,让我们每家每户都能在自己家门口种菜,人人都能吃饱喝足。这种首创的桑基鱼塘模式,还被岭南各州“抄作业”用来发展小农经济。
大湾区农副产品集散基地
我们现在在肇庆种菜,讲究的是规模化的种植。这不,肇庆(怀集)绿色农副产品集散基地就逐步形成了种养、加工、冷链配送的全产业链。这样规模化的种植让基地每天都能向粤港澳大湾区的其他城市运输超过20吨的蔬菜,肇庆种的菜走向世界不是梦。
现代
04听到“教育”
宋朝
书院学宫盛行讲学之风
那些年肇庆兴建了很多书院和学宫,比如说,宋康定元年(),包拯在宝月台创办的半官学形式的星岩书院;宋熙宁元年(),理学家周敦颐先后创建的德庆三洲岩书院和四会濂溪书院;宋政和四年(),时任郡守毛衍文设立的高要学宫。虽然那时不是人人都能读书,但整个社会都盛行讲学之风,以读书为高,大家文化素养都很高呢~
高等教育加速推进
如今,肇庆高等教育越来越普及,每年都能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小鲜肉们来这里读书。听说到目前为止,肇庆共建成肇庆学院、广东金融学院肇庆校区等6所高等院校;还有广东华商学院、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等4所高等院校正在建设中;前段时间,还和香港公开大学、广州大学松田学院进行了签约,肇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指日可待。
现代
△梁亮摄05
听到“端砚”
宋朝
文房四宝
我们那时候,人们特意把端砚列为“文房四宝”之一,常年进贡朝廷,独得各位君主恩宠,陪伴他们度过了无数个批奏折的日与夜。“端溪古砚天下奇,紫花夜半吐虹霓。”经过著名诗人张九成的花式安利,端砚被众多读书人所追捧,开发进入有史以来的第一个高峰期。北宋绍圣四年(),大书法家米芾还特意来端州看端砚怎么制作呢~
文化传播纽带
我们建了一条端砚文化村,邀请超过家端砚商家进驻。每天,代表肇庆文化的端砚从这里运往全国各地,甚至是海外,大家都叫我们肇庆为“中国砚都”。我们还有2名端砚制作技艺传承人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端砚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华文化传播纽带。
现代
(点击下方视频了解更多端砚文化)
↓↓↓
06
听到“名人”
宋朝
达官显贵多
和我们肇庆有关的名人那是数不胜数。官至侍中的冯拯曾主政端州5年。写《爱莲说》的周敦颐被七星岩的美景所折服,留下了题名石刻。苏轼那样的“当红辣子鸡”也来我们这游玩过呢。
各行各业人才济济
支援湖北医疗队员、奥运冠军冼东妹、世界青年奥运会冠军梁小静,还有在各行各业发光发亮的人,都是我们肇庆人的名人和“爱豆”。
现代
(上下滑动查看全体支援湖北医疗队员出征图片)
↓↓↓
△西江日报记者刘春林摄07
听到“城墙”
宋朝
护城御敌
为了护城御敌,我们在宋皇佑年间()开始修土城墙,给自己加buff。后来,宋徽宗当皇帝后下旨把端州改称肇庆,还拨了二十四万贯的钱来给我们修筑砖城墙。
府城复兴的中心
说到“城墙”那必须是古城墙啊。古城墙是省内唯一、全国罕见保存完好的宋代砖城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肇庆还计划和南京、西安一起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并以古城墙为基础推进府城复兴项目,打造大湾区文化新地标!
现代
△何异能摄可以看到,
宋朝肇庆人和现代肇庆人或许对事物的认识有偏差,
但大家对肇庆的爱却是一样的,
就像无论经过多少年,
西江水一直湍流不息,古城墙一直屹立不倒,
大家对肇庆的爱只增不减。
部分资料来源端州发布多彩肇庆《肇庆市人物志》《肇庆市志》原标题:《在线等,急!假如穿越回宋朝的肇庆,我可能和其他人都无法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