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FA广电真题解析专业课

这次的真题解析四零零邀请到今年专业课+的同学进行撰写,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帮助呀~

广播电视专业基础真题解析

1一、名词解释1、艺术流派定义:艺术流派指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内,由一些思想倾向、创作方法、艺术风格等方面相近或相似的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艺术家群体。分类:自觉形成的艺术流派:由一些在艺术主张、思想倾向、创作方法等方面相近或相同的艺术家们自觉结合而成的艺术派别;或者成立一定的组织公开提出自己的艺术主张、艺术纲领;或者出版刊物组织和培养特定的创作队伍,拥有自己的代表性艺术家和代表作品,甚至还能联系自己的观众群。不自觉形成的艺术流派:是一批在艺术主张、艺术风格等方面相近或相似的艺术家,和他们的直接或间接追随者在艺术实践中,不自觉形成的艺术派别。后世人归纳的艺术流派:在某一历史时期,有些艺术家的艺术风格相似或相近,当时没有形成明确或固定的艺术派别,甚至他们自己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属于某种艺术流派。但后世人在艺术欣赏或艺术总结时将他们归纳为某种艺术流派。例如:桐城派、建安文学、荒诞派戏剧。命名:根据艺术流派的发源地来命名:左岸派、巴比松画派。以某个艺术家的名字或姓氏命名:程派、梅派;斯氏体系。以艺术倾向、艺术风格、创作方法等命名:浪漫主义,唯美主义。2、艺术传播艺术传播指的是艺术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是艺术信息在社会系统中的运行,具有公共化与个人化相互交融的特点。它借助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将艺术信息传递给艺术接受者使之得到扩展。艺术传播的方式主要有现场表演传播方式、展览性传播方式和大众传播方式。五个要素:艺术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传者和传播效果是构成艺术传播的五个要素。艺术传播的意义:艺术的本质在于创造美,能够吸引受者,产生共鸣的艺术品,必须具备美的品质,这种品质包括形象美、情蕴美和形式美。艺术品的美感强度直接影响着艺术的传播效果。公众接近艺术,陶醉于艺术,就是因为艺术作品具有不可抗拒的魅力。公众对艺术作品的审美意识包括审美认识、观点、经验、趣味和理想,既受民族地域、文化艺术、道德观念、生活习俗的影响,更为时代的社会生产、社会生活及相应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思维模式、文化教育所决定,当然也要受外来文化思潮的冲击。3、审美定义:审美即艺术欣赏,又称艺术鉴赏。具有多样性和一致性的特征。特点:艺术鉴赏中的多样性是客观存在的,它反映出人们精神生活需要的多样性。艺术鉴赏的这种多样性,原因在于艺术鉴赏的本质是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的改变、生活阅历的变化,也会逐渐改变他自己艺术鉴赏的趣味和要求。鲁迅评价《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艺术鉴赏中又存在着某种一致性。尤其是同一时代、同一民族的鉴赏者,常表现出某种相同的或一致的审美倾向。仅就雕塑艺术来讲,我国魏晋崇尚清瘦的人体美,北魏的麦积山塑像大多是秀骨清相;唐代崇尚丰腴的人体美,于是龙门石窟塑像大都肥硕和悦。4、综合艺术定义:综合艺术是指戏剧、戏曲、电影、电视等艺术的总称。它吸纳了文学、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种类的优势,并将它们融合于自身的形式。审美特征:①综合性与独特性。综合性体现在两个层次上,首先,它们吸收了各门艺术中的多种元素。其次,它们将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造型艺术与表演艺术综合在一一起。综合艺术还有独特性。话剧的舞台美术大多是写实和具象的,戏曲的舞台美术基本上是写意的。②情节性与主人公戏剧、戏曲、电影、电视剧基本上都属于叙事性艺术。它们一般都应当具有故事情节,在紧张而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塑造出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③文学性与表演性文学性是综合艺术的基础。表演性是综合艺术的中心环节。5、马克思主义文艺观马克思、恩格斯首创了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文艺观作为意识形态,是精神领域的特殊活动,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是对社会存在的一种反映,并具有相对独立性。马克思主义为我们理解艺术的本质、艺术的生产与发展、艺术的价值等基本问题,提供了科学的、唯物主义的思想指导。特点:从人的本质问题出发思考艺术与美、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形式、艺术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艺术观念在中国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文艺领域的具体体现,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文艺问题进行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和阐述。6、长镜头定义:一般旨在影片中持续时间较长的镜头,多30秒到10分钟之间。其时长基本等于其展开事件的实际时长,从而表现所摄对象的全过程。特征:长镜头排除切换,不经剪辑,一个长镜头往往包含了一个场景甚至段落。由于它可以保持被摄对象事件和空间的连续和完整,因此给人以真实、可信和连贯的感觉。发展:①从电影史上看,长镜头是电影最早也是最原始的存在状态,但是当时是一种不自觉的使用②随着电影技术不断成熟,蒙太奇逐步取代了长镜头成为电影创作的核心理念。③二战后,电影技术和电影美学观念的发展变化使得长镜头重新获得新的价值。④经过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和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的实践,长镜头的运用臻于成熟。

二、简答

1简述意境的特征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富于意境的艺术作品早就存在,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句就创造了精妙的意境。据传王昌龄所作的《诗格》把诗分为三种境界:物境、情境、意境。此后,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提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的美学范畴,已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1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