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值秋收冬种关键时期,
肇庆高要的罗氏沼虾住进了冬棚塘,
农技人员走进田间指导水旱轮作,
农文旅项目方正在策划节假日优惠方案……
今年,高要区农业从年头到年尾
均呈现出火热发展态势。
高要万亩虾塘
肖志君摄
梳理全年成绩单,
高要区上榜6个“国字号”榜单,
成功列入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第四批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
国家绿色农业发展先行示范区的创建名单
以及年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
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公示名单、
预制菜产业基地百强榜单。
6份沉甸甸的榜单成绩足以印证高要农业产业的强劲实力。透过榜单能够看出,高要紧盯顶层设计,按照省委“百千万工程”部署和市委“成百上千工程”要求,以“工业化理念、产业链思维”打法,塑造“六链六园”现代农业发展布局,并以此推动农业三产融合的战略意图。
高要区获得的6个“国字号”榜单中,
有5个榜单由农业农村部发布。
这些榜单有助于地方
以创建“国字号”为抓手,
探索农业三产融合路径。
图源
高要发布
榜单中最具看点的是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肇庆是全省农业大市,
拥有多个省级、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但国家级一直处于“空白”状态,
高要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实现了这一级园区“零的突破”。
图源
高要发布
如何在全国众多候选者中突出重围?
主要原因在于优势特色产业突出。
图源
高要发布
高要区是全省罗氏沼虾
及丝苗米的核心优势产区,
罗氏沼虾养殖面积12万亩,
产量与综合产值均占全国一半左右,
而水稻种植面积在49万亩以上,
年产量达21.75万吨,
已实现连续4年正增长。
图源
高要发布
首屈一指的规模基础
为产业提供了创新求变的底气。
高要正以探索
“农业强国”广东先行先试区为目标,
以罗氏沼虾、丝苗米为主导产业,
规划建设流通中心、
种苗繁育、种养示范等片区,
打造多个生产基地,打造
“一心四片区、一带多基地”的发展格局。
预计到年,园区主导产业综合产值有望突破亿元,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3.1:1,将有效推动高要从农业大区向农业强区迈进。
国家绿色农业发展先行示范区
将聚焦一个绿色发展目标、
一批产业全链统筹发展、一批乡村振兴示范带等,
全力打造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全国“稻虾共作”高效生态模式示范区
和岭南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强区。
图源
高要发布
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
生态养殖示范区将落实
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具体措施,
培育壮大“高桂虾”“麦溪鲤”
“麦溪鲩”“水稻虾”等名特优水产品品牌。
高桂虾
李一双摄
我们夯实了产业发展基础,并在产业鱼骨图上不断延链补链强链。
谈及今年高要农业工作做对了什么,
该区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人介绍,
罗氏沼虾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发挥出强示范效果,
带动了大米、鸭子、生猪、活羊、肉桂
五大产业走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构建了“六链六园”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
高要活羊
图源高要发布
在莲塘镇的神符山下,
遍布着罗氏沼虾生态养殖虾塘,
几乎每天都有广州黄沙水产市场货车,
从这里装虾发往全国各地。
生猛鲜活的罗氏沼虾
图源高要发布
新农人梁光铖说,
“搞养殖的,发展到一定阶段
就会需要加工环节。”
覆盖了薄膜大棚的虾塘
陈彦成摄
今年,高要区大力推进罗氏沼虾全产业链建设,
引进了海大、渔都会等著名种苗繁育企业,
推进4万亩美丽虾场建设,
出台14条养殖标准,
推出“高桂虾”区域公共品牌。
高要罗氏沼虾
陈彦成摄
此外,在哈哈乐农耕文化园内,
建成一条可观光的罗氏沼虾深加工生产线,
生产虾饼、虾油等产品。
哈哈乐农耕文化园
陈彦成摄
提升农产品加工业,
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让综合收益留给农民……
罗氏沼虾的先试先行让高要摸索出
以“工业化理念、产业链思维”
发展现代农业的打法。
图源
高要发布
在此基础之上,
高要提出,依托农业资源禀赋,
围绕“虾、米、鸭、猪、羊、桂”,
从育种、饲料、养殖、流通、销售、
深加工、餐饮和文旅一体化发力,
打造六大全产业链。
高要活道大米
冯楚渝摄
为构建“六链六园”的
现代农业发展格局,
就要聚焦关键环节做好要素保障。
图
吴勇强摄
在“百千万工程”的指引下,
高要区聚焦资金、土地、
基础设施、发展环境等六个方面,
全方位做好保障。
白土镇宋隆河畔,罗氏沼虾养殖塘连成一片
翟显华摄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
今年,高要区成立了多个全产业链党委,
超过7家企业和合作社共计多名从业人员
提供了专业指导和靠前服务,
这些“关键少数”发挥了专业作用,
惠及了农业产业中的“普遍多数”。
新协航大湾区冷链物流基地项目
图源高要发布
基础设施更为完善,二产才能快速腾飞。
粤港澳大湾区水产交易中心
起到了水产交易集散地的作用,
即将竣工投产的新协航大湾区冷链物流
将减少二产加工商的物流成本。
白土美丽虾场
肖志君摄
美丽渔场、美丽虾场
将进一步提升水产养殖绿色标准化,
通威集团渔光互补项目、
益客集团肉鸭养殖屠宰深加工一体化等重点项目
将全面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接下来,
高要区将继续坚持以工业化理念、
产业链思维发展现代农业,
以产业园为载体,龙头企业为引领,
打造“六链六园”的现代农业发展布局,
实现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农业大区向农业强区迈进。
来源:南方日报(记者王焌鑫通讯员陈叙星刘潜)高要发布
编辑:黄海敏